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护理学院学生党支部学“习”小组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学习活动
护理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18年10月19日在博爱楼K703举行了学“习”小组成立仪式暨第一次学习活动,学习的主题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倡的幸福观。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戴雅琴、学生党支部书记张纯、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由护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戴雅琴老师讲话。戴书记说:在座的各位都是优秀的学生,要珍惜集中学习的机会,认真学习讨论,勤于思考,要思考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要思考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如何在国家需要时报效国家,在人民需要时服务于人民,在病人需要时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作为新时代青年,大家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将远大理想与现实奋斗结合在一起。希望学“习”小组每一次的学习都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收获。
接下来,由学“习”小组组长张纯老师讲话。对于本次的学习主题,张纯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幸福是什么?我们该怎样做?
来自助产1702班的廖恩琪同学说:“奋斗是实现理想的必经之路。奋斗过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与愿望,就算是很小的事情,那也是一种幸福。”
同学们畅所欲言,其中护理1702班叶真琪同学的发言让在场的学员们印象深刻。她讲述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她曾转过学、遇到过新学校环境差、冬天没有热水洗澡、新环境的不适应、成绩倒数等等的问题,但她没有因此颓废,而是更加努力向上。她会在每天熄灯后,躲在被子里拿手电筒或者在楼道里的路灯下刻苦学习。她很喜欢一句话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她说,只有在压力和坚持不懈的奋斗过后,才能收获幸福和成功。
护理1705班李懂同学发言说道:“幸福是什么?可以是为学业进步而幸福,也可以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幸福。作为一名医护工作者,可以为救助他人而幸福。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为我们创造幸福,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也应该为后人创造幸福。”
最后由张纯老师做结束语。她讲到:大家应该遵循习近平总书记今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对广大青年提出的四点希望: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其实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人生没有太晚的开始,有目标,并奋斗着,就能收获更多不一样的幸福。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让我们一起做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