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重任在肩 ——护理学院师生学习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近日,护理学院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护理学院院长张玲芝教授、党总支副书记戴雅琴老师及护理学院全体教师参加,会议由戴雅琴副书记主持。
戴雅琴副书记强调了当下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性。她提出全院师生要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深入思考讲话精神对学院发展的重要意义,努力将讲话精神与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使命结合起来。同时她还提到,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让我们每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倍感亲切和鼓舞。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承担起身上的责任和使命,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在奋斗中去追求青春梦想。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提升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真正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会后,大家结合各自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畅谈学习体会,并就如何宣传好落实好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校人才培养、破解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难点做了深入交流。
护理学院党总支组织委员李光兰:在5月2号当天通过广播聆听了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振奋人心,备受鼓舞;今天又再次学习讲话内容,再次被鼓舞。“讲话”中提到: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作为高校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知识,不断修炼自己,要立德和修身。只有自身有知识和德行才能指导学生,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成长和成才。
护理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叶昌华: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让高校教师的我深受启发。“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这个伟大使命,它激励着我在教学工作中,既要教会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的道理。我们要做好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他们前进的路上,为他们指明方向,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护理学院教工党员赵小萍:习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中提到:“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教师承担着最庄严、最神圣的使命”。这说明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在自己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同时,通过教书育人、一言一行,不断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努力学习、正确思考、明辨是非、踏实做人,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这是我们的责任。
护理学院教工党员章瑜:习总书记的讲话中提到,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此,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大学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要努力做到“四有”: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切切实实的做学生的引路人。
护理学院学生党员倪琪琦: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我感受到了党中央对我们青年一代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厚望,同时也意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沉甸甸的重任。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我也应该发奋图强,激流勇进,让生命之舟航进另一片海阔天空!